通常织物表面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负电荷,阳离子表面活性积极如洗液中后,通过正负离子的化学结合以及相关的物理作用,可以快速吸附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较强作用的吸附层。吸附层较为稳定,在漂洗、脱水过程中也不易解吸,使织物干燥后具有相对的吸附效应。
从柔软剂的作用功效来说,吸附效应可分为两种作用:一是织物的柔软与蓬松,另一个功效为织物的抗静电作用。
织物洗涤过程中,经受较大的机械作用力,特别是机器洗涤,使织物纤维表面缠绕、倒伏,在静态干燥时,织物易于起皱,不滑顺;另外,洗涤水不同程度的含有硬水金属离子,洗涤、干燥时可能在织物上形成硬水膜,导致织物手感发硬、发涩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织物上的吸附,表现在棉织物上,是亲水基与织物相连,疏水基朝外。由于疏水基团较长,尾端之间能形成滑移面,可以有效的降低织物表面的摩擦系数,使得织物在漂洗、干燥过程中保持润滑,阻止了纤维的联锁,并且使得纤维平顺的回到纤维主体上来。同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层阻止了硬水离子在织物上的沉积,从而使得干燥后的织物具有柔软与滑爽的手感。纤维伸展面不易粘结以及疏水基团个空间位阻作用,还能提供织物较好的蓬松度。
织物柔软作用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天然纤维如羊毛、棉花等材料上。这类纤维具有较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能力,能显著提高织物的柔软、蓬松度
织物在穿着时,由于纤维之间或纤维、织物与接触物之间的摩擦,可是纤维带电。由于合成纤维本身是亲油性的聚合物,表面电阻高,摩擦因数大,非常容易起静电。棉花等纤维素纤维,易于吸湿,使得电荷移动、传导较快,电荷积累少,因而不易起静电。
阳离子在合成纤维上的吸附,几乎是平躺在纤维表面上,并且使得具有导电性能的极性基团部分朝外,从而增加了合成纤维的亲水性,明显降低了纤维表面电阻和摩擦因数,赋予纤维柔软性和抗静电性。这种抗静电性消除了合成纤维穿着时的粘附、贴身等不适感,并且使得织物不易洗尘和变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