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时去除:
当衣物上沾染了污渍应及时去除,避免日久污渍与织物纤维结合牢固而难以去掉。如果发生化学反
应,产生氢键就更难以处理掉了。
(2)避免花色:
在给衣物去渍前首先要检查织物的着色牢度。对着色能力很差极易脱色的衣物,不能进行局部去
渍,否则会造成衣物花色。
(3)辨清类别:
在给服装去渍时,要正确地识别污渍的种类和性质。只有正确地识别污渍的种类和性质,才能找到
适当的去渍方法。如果判断错误 就会导致去渍失败,甚至会造成织物的损伤。
(4)勿损织物:
服装去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服装的穿用价值,在给服装去渍时必须要保护好织物的面料和色泽不受
损坏,即使污渍去不净也不能损 伤织物,这是服装去渍的首要原则。要时刻提醒自己。
(5)以质选药:
在确认衣物上污渍性质之后,根据衣物面料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应采用不同的药剂和不同的方法来
进行处理。就是说,不同织物沾 上同样的污渍不能用相同的药剂和方法来去渍。
(6)操作适应:
在给服装去渍时,要小心谨慎,慢慢试验着来,从污渍的边缘向中间一点一点的进行,防止污渍扩
散。如发现不良现象应马上停止 操作,防止造成严重后果。
(7)切记二度:
自然纤维中的棉麻织物耐酸性较差,遇强酸或浓酸会使织物纤维炭化,织物会发生脆损。所以对这
样纤维织物用草酸、冰醋酸类物 质去渍时,控制浓度和温度都不宜过高。用酸去渍后的棉麻衣物
一定要用水漂洗干净,应当用淡碱水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冰醋酸能 溶解醋酸纤维,因此醋酸纤维
织物不能用冰醋酸去渍,防止造成损失。自然纤维中的丝、毛纤维,化纤中的蛋白质纤维有耐酸不
耐 碱的特性。碱对用直接盐基性染料染成的织物有退色作用,因此用碱对以上纤维织物去渍时,
一定要注意碱的浓度和温度都不可过 高,用碱去渍后的衣物要用水渍洗干净,丝、毛织物还要用
淡酸溶液中和残留在织物上的碱液。 所谓切记二度,就是当以酸类去渍时,要注意酸度,当以碱
类去渍时要注意碱度,总之,要注意的酸类、碱类的使用浓度和温度。
(8)慎用漂白:
用氧化剂去渍危险性很大,因为用氧化剂时稍有不慎就会使织物退色,所以一般有色织物不用氧化
剂去渍,只用氧化剂去除白色织 物上的各种色渍和漂白。次氯酸钠、次氯酸钙、高锰酸钾等溶液
的氧化作用很强,对丝、毛织物纤维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因此不能 用这些药剂对丝、毛织物进行
脱色、去渍和漂白。在对棉麻织物的去渍或漂白时,也要控制好浓度、温度和时间。在使用含氯的
氧 化剂之后,必须要将衣物用清水进行漂洗,还要用重亚硫酸钠溶液进行浸泡处理,以除去残留
在织物内的氯,使织物纤维不受损伤, 还能提高洗涤质量。 浅色或白色的丝、毛织物不能用次氯
酸钠、次氯酸钙、高锰酸钾去渍或漂白,只能用双氧水和过硼酸钠进行去渍或漂白,因为双氧 水
和过硼酸钠的氧化作用较缓和。但也要注意溶液的浓度、温度和时间。如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也会
造成不良后果,应认真观测及 时处理。
(9)严防褪色:
对一些化学纤维织物,尤其是带有印花的化学纤维织物,在用有机溶剂去污渍时,要防止有机溶剂
溶解织物纤维和溶解印花染料而 造成衣物的退色或搭色。为了安全去渍,最好是先用化学药剂在
织物面料边缘做个试验,确有把握后再用。
(10)保护身体:
在使用化学药剂去渍时,在做到保护衣料的同时,也要防止药剂损伤人体,比如次氯酸钠的腐蚀性
很大,弄到手上或脸上就会损伤 皮肤。用松节油、汽油去渍时,特别要注意防火。总之,在给衣
物去渍的时候,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