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衣杵、皂角,到用洗衣机、合成洗涤剂,直至用干洗剂进行干洗,人类的洗衣活动变得愈来愈轻松,然而给大自然的负荷则日益沉重。
曾几何时,在江南水乡,常可见到这样的画面,在同一条河上,上游洗衣,下游挑水洗菜,水的自然净化能力消化了人们对水质的污染,人们可以安全和谐地与自然生活在一起。然而,随着人口的激增,科学的进步,人们向江河湖海中排入了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这其中便包括了合成洗涤剂。昔回的清流再也消纳不了这么许多的化学物质,变黑,变臭了。
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有表面活性剂和各类洗涤助剂,如络合剂、增白剂、柔软剂、抗静电剂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通过其亲水及亲油的特性而去除衣物上的油性物质。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为石油产品制成的烷基苯磺酸钠。根据其化学结构不同,烷基磺酸钠可分为ABS和LAS。它们具有良好的去污力,发泡力。但ABS生物降解十分困难,在江河湖海中蓄积发泡,会造成环境污染,有的国家已禁止使用。LAS在洗涤去污力方面与ABS几乎相同,但其生物降解速度快,在降解过程中不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也无蓄积倾向。磷酸酯盐是非常重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合成洗涤剂中主要起抗静电、乳化、消泡和增稠的作用。在洗涤助剂中,值得一提的是磷酸盐,它有软化硬水的作用,还具有帮助洗涤的作用。
洗涤剂通过生活污水排入到自然环境中,由此对环境产生影响。在水中,由于洗涤剂在水中会产生大量泡沫,妨碍水与空气接触,造成水中溶解氧降低,对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洗涤剂中的磷为藻类、对水生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磷养分,使它们大量乃至过量繁殖,将水中的溶解氧消耗殆尽,导致鱼类缺氧而死。与此同时,水藻死亡后在水中腐败,会产生毒素,进一步危害生态环境。我们称这一过程为富营养化。目前,我国的很多湖泊、水库等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