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王江泾一半纺织企业开机不足

字号+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2005-09-27 22:07 人浏览 我有话说(*)

秀洲区王江泾镇虹阳村的一民房里,往日织布机的轰鸣声突然听不见了。原来,经营户小万把所有织机都卖掉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王江泾一些中小纺织企业由于生意不景气,或把机器卖掉完全停工,或做大企业派下来的少量订单,处于吃不饱的半停工状态。据大致估

秀洲区王江泾镇虹阳村的一民房里,往日织布机的轰鸣声突然听不见了。原来,经营户小万把所有织机都卖掉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王江泾一些中小纺织企业由于生意不景气,或把机器卖掉完全“停工”,或做大企业派下来的少量订单,处于“吃不饱”的半停工状态。据大致估算,王江泾近3万台无梭织机中,目前已经有一半停机了。 
    
    市场不买谁的账 
     
    提起5年前投资纺织业时,小万说:“当年,看到镇里的人都买来织机织布,很赚钱,自己就买了4台。那时,每天有100元的利润,绍兴轻纺城等地有很多人上门收购。”但进入2004年,由于家庭式作坊织出的布档次较低,在市场上日益“失宠”,利润空间也渐渐“缩水”,现在每天只有20元的利润甚至更少。 
     
    王江泾镇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织造名镇”。1998年年底,全镇拥有无梭织机仅为百台左右,几年中,该镇无梭织机猛增至2.96万台。“从总体看,相当一部分产品以粗放为主,层次不高,市场前景不好。”王江泾镇工业副镇长陈荣根对该镇的纺织业评价十分客观。他说,重复生产没有特色的产品,长期下去市场肯定不买账。“一批中小企业被迫停机,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作为王江泾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纺织业的产业定位不会改变。”陈荣根说。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王江泾一批企业处于困境的同时,也有一批龙头企业正在悄然崛起,他们的壮大和发展,如同“救市”的“黑马”,拉动了全镇纺织业的发展。 
     
    生存秩序经受考验 
     
    王江泾镇的嘉兴市天之华喷织有限公司是一家龙头企业。董事长董坚强对该行业如何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他说,有了信誉,再超前开发产品,市场就不会不认账。他去年一次购进100多台日本丰田喷气织机。据说这种机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全国只有4万台,专门生产高档面料。“一年的‘试水’可以看出,这种面料与王江泾众多企业生产的面料相比较,市场认知度是大不相同的”。记者在采访中,正逢上海三枪进出口公司拿着样布前来打样,双方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董坚强透露,他们计划近期再上180台先进织机,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整染技术是产业链延伸的一部分。目前,棉布的后整理技术,在行业内尚属“凤毛麟角”,辖区企业嘉兴欣悦天丝整饰有限公司近年来通过改造升级,对这一技术实现了新突破。他们不仅给其他企业进行后整理加工,而且还制造成品出口创汇。对此,有关人士说,一批龙头规模纺织企业的崛起,为王江泾纺织业注入了“强心剂”。今年前7个月,全镇近10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额达22.78亿元,占全镇纺织品总销售额的近一半,同比增长57.98%。 
     
    依托产业做市场是创新产业发展路径的另一选择。陈荣根说,一期总投资2.5亿元、规划面积380亩的纺织品交易市场将于11月动工。“它将在原来南方丝绸市场基础上,从经营单一纺织品原料,扩展到经营整个纺织产品,形成从原料到成品,再到销售运输的一条龙产业带。” (嘉兴日报)   


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本文由泰山洗涤设备公司整理发布。除标注作者为“原创”外,本文内容均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并分享给有需要的用户,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我们对以上内容之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安全性等概不负责。如遇相互转载过程中造成版权不明或者错误,特向原作者表示诚挚道歉。如有侵权,请【点此告知我们】处理。

促销信息
我要点评:

泰山品牌展示